低血糖如何引发夫妻争吵
时间:2016-1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DavidDiSalvo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吃午餐,简直应该在身上佩戴一个闪着红灯的危险标志。不过,即使没有这样的警示标志,我们也本能地知道要避开那些饿着肚子的人。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意味着人体血糖水平下降,我们从痛苦的经历中知道,那意味着麻烦。然而,与血糖水平有关的愤怒情绪所导致的矛盾冲突是否比我们意识到的还要多呢?一项新的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既有趣又有效。研究人员找到了对已婚夫妇来参与这项为期21天的研究,以期找到血糖(又叫循环血糖)水平跟攻击性之间的直接联系。首先,研究人员要求这些夫妇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估他们对自己婚姻的满意程度,这样研究人员就能控制如婚姻稳固程度这样的变量了。他们还测量了所有被试者的血糖水平来设定基准值,并在21天的研究中继续进行测量。研究人员预测,血糖水平下降跟夫妻间攻击性加剧存在持续联系。研究人员从两方面来定义攻击性:攻击性冲动以及攻击性行为。这种区别是为了厘清思想和行动中的攻击性,因为攻击很少凭空产生——在攻击发生之前通常会有一个思想冲动,纵然这种冲动不是在行为之前出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深。为了测试攻击性冲动,研究人员向被试者发放了1个巫毒娃娃和51根针,并要求他们每晚通过在娃娃上扎针来表示他们对配偶的愤怒程度。轻微的冲突可能只会让他们在娃娃身上扎几根针,而“需要孩子回避”那种程度的冲突可能让娃娃的头上整整被扎满51根针。为了测试攻击性行为,研究人员让被调查夫妻戴上耳机,同时在由25个部分组成的任务中展开相互竞争。在每个任务结束后,获胜者可以决定失败者耳机中噪音分贝的高低和持续时间。在为期21天的研究结束时,通过千疮百孔的巫毒娃娃和嗡嗡作响的耳朵,研究人员的假说得到了证实。血糖水平越低,扎针的数量越多,他们利用噪音“轰炸”配偶的强度越大,持续时间也越长。这项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些有价值的内容。首先,引用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与沟通学教授布拉德·布什曼(BradBushman)的话来说,“在你跟配偶进行一场艰难的谈话之前,请确保自己没有饿着肚子。”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其次,以上建议之所以很明智,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能量消耗大户。“尽管大脑仅占我们身体重量的2%,但其消耗的热量要占到20%左右。大脑是能量需求非常大的器官。”布什曼补充道。当大脑缺少能量供应时,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降低,这时候攻击性冲动和攻击性行为就会趁虚而入。如果这项研究的结论所言不虚,那我们失去自我控制的次数要超过自己的想象。我很想看到这样一种后续研究,即试着拿这些结果跟快餐食品导致血糖水平忽高忽低的情况进行比较。我怀疑,跟葡萄糖相关的攻击性不仅仅在于我们所摄入食物的多少,还与食品的种类有关。这只是一种直觉,但显然天天摄入那种导致我们血糖水平忽高忽低的食物可能也会引爆配偶(和其他人)的情绪。如果你正坐在汽车餐厅里,这是供你享用的一点精神食粮。这篇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面。译何无鱼校徐笑音儿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贵阳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
http://www.gsrno.com/jbzd/20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