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必知道的低血糖种种真面目

时间:2016-8-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你未必知道的低血糖种种真面目

1.不同人群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不同

陈词滥调了,由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2.低血糖常常比高血糖更凶险

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严重低血糖会引发大脑功能障碍,致使意识恍忽、言行奇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乃至昏迷死亡;老年人低血糖还易引发许多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另外,急性低血糖还可引发脑水肿;慢性低血糖可下降认知能力,致使智力下落及老年性痴呆。

3.饥饿感≠低血糖

部份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少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一样也会出现饥饿感。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应当做的是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品。

4.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

「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长时间频繁产生低血糖的患者(如某些脆性糖尿病患者),其缘由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落有关。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由于低血糖发作时无任何先兆,患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堕入昏迷状态,建议:1.嘱托患者加强全天候血糖监测;2.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5.症状表现不一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易激惹好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散漫,噩梦易惊、遗尿等。成年人产生低血糖常常症状比较典型,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要末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

6.低血糖并不是都是降糖药使用不当而至

除外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和用药后未及时进餐之外,还常见于节食过度、运动量过大、空腹酗酒等情况。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初期可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低血糖,缘由在于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而至。

7.中药一定安全吗

实际上,目前药店里销售的中药降糖制剂常常掺有降糖西药,例如,中成药消渴丸里就含有西药优降糖。如果患者对此不了解,随便加大用量,就很容易致使严重低血糖,特别对老年、消瘦、病程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是如此。

8.不是所有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

比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如肺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一样也可致使低血糖。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低血糖的诊断,还要尽量地找出致使低血糖的缘由。

9.「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不是一回事

咬文嚼字:(1)「低血糖」是一个单纯的生化指标,表明患者血糖水平到达低血糖诊断标准,但它不触及症状的有没有;(2)「低血糖症」是指患者血糖水平到达低血糖标准,同时还伴随低血糖症状;(3)「低血糖反应」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具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如心慌、出汗、手抖等),但对其血糖值没有规定要求,多数情况下低于正常,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

10.消除低血糖症状,吃干粮未必都有效

关键时刻,迅速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等「单糖」食品,由于这类食品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从而迅速减缓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水解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其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另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产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补充单糖(如葡萄糖、蔗糖),由于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的吸收,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rno.com/jbby/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