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丨低血糖的九大真相,你未必知道

时间:2016-1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的九大真相,你未必知道,下面由小编来一一介绍。

真相一:不同人群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不同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真相二: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凶险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那么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由于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老年人低血糖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此外,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慢性低血糖可降低认知能力,导致智力下降及老年性痴呆。

真相三:饥饿感≠低血糖

当出现饥饿感时,应该做的是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低血糖反应」。由于血糖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真相四: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

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如某些脆性糖尿病患者),其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有关。对这类患者应加强全天候血糖监测及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真相五:低血糖可以有多种「面孔」

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哺乳困难、易激惹好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噩梦易惊、遗尿等。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

老年人的低血糖要么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要么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

真相六:低血糖并非都是降糖药使用不当所致

低血糖发生除见于降糖药物用量过大以及用药后未及时进餐以外,还常见于节食过度、运动量过大、空腹酗酒等情况。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早期可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低血糖,原因在于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

真相七:中药治疗也有低血糖风险

中药降糖制剂大都名不副实,里面往往掺有降糖西药,例如,中成药消渴丸里就含有西药优降糖。

真相八:不是所有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

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如肺癌)、晚期肝硬化、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Addison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同样也可导致低血糖。

真相九:解除低血糖症状,吃干粮未必都有效

当低血糖发生时,迅速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等单糖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从而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其纠正低血糖速度相对较慢。

文章来源:中美糖尿病中心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rno.com/jbby/14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