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血糖与尿糖是糖尿病人最常作的两项检查。在不少糖尿病友眼里,两者的临床意义没什么大的区别,为了节省开支,同时免受扎针测血糖带来的皮肉之苦,许多病友常年使用尿糖试纸来监测病情。这种做法是否妥当?血糖与尿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究竟能不能相互取代?下面就重点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血糖与尿糖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狭义地讲: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尿糖即尿液中的葡萄糖。在正常人,肾小球滤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尿中只含极微量葡萄糖,一般常规检查测不出来,所以尿糖定性是阴性。因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血糖超过这一限度时,肾小球滤液中就有部分葡萄糖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排出产生糖尿。 我们把尿里出现葡萄糖时所对应的血糖值称为“肾糖阈”,正常人的肾糖阈大约在8.9~10.0毫摩尔/升。打个比方,“肾糖阈”就像一个“堤坝最高点”,而血糖值就好比“水平面”,水满则溢。 肾糖阈可随着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可导致肾糖阈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则可引起肾糖阈降低。 在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血糖超过10.0毫摩尔/升,甚至11.1~16.7毫摩尔/升时,却不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 相反,在妊娠期或肾性糖尿患者,血糖低于8.9毫摩尔/升,却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由此可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尿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血糖水平。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血糖浓度; ②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 ③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尿糖阳性的原因,按血糖水平可分为两大类: 1、血糖增高,尿糖阳性1.1 糖尿病患者 大多数糖尿病人血糖明显升高时,尿糖通常为阳性。 需要说明的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也并非始终一致。有些情况下,血糖虽高于正常,但尿糖却呈阴性。可见于下列情况: 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硬化,出现肾糖阈增高,血糖升高而尿糖阴性。 ②血糖、尿糖不同步,餐前尿糖阴性,餐后血糖高。 ③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糖被细菌分解,尤其在热天。 ④糖尿病合并尿崩症,尿液被稀释。 1.2 类固醇性糖尿 见于用激素治疗的慢性肾炎、类风湿等病人。特征是空腹血糖正常,白天(主要是激素药效高峰这一时间段)血糖高,“三多一少”不明显,糖尿是可逆的,停药后可消失。但也有3%的病人发展成真性糖尿病。 1.3 应激性糖尿 某些重症,如心肌梗死、烧伤、脑溢血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但多在1周内恢复。若10天后仍不恢复者,应考虑有糖尿病并存。 1.4 滋养性糖尿 正常人短时间内吃大量甜食,可使血糖短时间内增高而出现糖尿。 1.5 饥饿性糖尿 较长时间的饥饿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保护性减少;若此时突然大量进食,胰岛功能不能马上恢复而血糖很快增高,出现餐后高血糖及尿糖阳性。 1.6 内分泌疾病 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尿糖阳性。但如果腺体功能亢进控制后高血糖、高尿糖仍不能消失,应想到同时合并糖尿病。 1.7 肝源性糖尿 肝功异常时,肝脏不能把饭后高血糖合成肝糖原,导致餐后高血糖及餐后尿糖阳性。 2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2.1 肾性糖尿 血糖、糖耐量均正常,由于肾小管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回收血糖功能障碍而致肾性糖尿。可见于范可尼综合征、家族性糖尿、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当肾性糖尿合并糖尿病时,虽然血糖控制正常但仍有尿糖排出。有的肾性糖尿多年后可发展为真性糖尿病。新生儿因为肾小管功能还不完善,也可出现肾性糖尿。 2.2 妊娠糖尿 有的孕妇肾糖阈在短时间内降低,出现糖尿,分娩后可恢复正常。但有的患者是糖尿病妊娠或妊娠合并糖尿病,故应同时测定血糖、尿糖,以区别对待。 2.3 非葡萄糖糖尿 如乳糖尿。妊娠或哺乳期可同时出现乳糖和葡糖糖尿。半乳糖尿,可见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患者。 2.4 药物性假糖尿 服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安替比林、非那西丁等可出现假性糖尿。 2.5 检查时间不同步 糖尿病检查时,抽血与留尿时间不同步,如餐前测血糖正常而餐后查尿糖可能阳性。 综上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血糖与尿糖具有同步性,即血糖升高时,尿糖会相应增加。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血糖和尿糖却并不同步:有时血糖虽高于正常,但尿糖却呈阴性;或者尿糖阳性,但血糖却并不高。因此,虽然尿糖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血糖水平,但也有例外。因此,两者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诊断糖尿病依据血糖而不是尿糖,尿糖阳性不能肯定一定就是糖尿病(如肾性糖尿),尿糖阴性也不能轻易排除糖尿病(如肾糖阈增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建议:对于患者(尤其是初诊患者)而言,最好是血糖、尿糖同步检查(即病人在做“糖耐量试验”时,应在不同时点抽血验血糖的同时,留取对应时点的尿标本化验尿糖),一旦发现血糖与尿糖不符,要充分结合病史及临床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应激情况?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存在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有无慢性肝病或某些内分泌疾病等等),综合全面地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以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糖尿病热文推荐 长期注射胰岛素危害真的很可怕 得了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呢? 得了糖尿病能活多久?寿命会缩短吗? 15款很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蔬菜,糖友该经常吃 解读:1.5元与1毛5一片的二甲双胍的区别 每天吃的降糖药,你真的懂它吗?一文全面解析 得了糖尿病后,为什么那方面越来越不行了? 患糖尿病久了可能出现10种并发症,快看看你有没有! 治疗糖尿病如果你准备一辈子都吃药,那你的钱够吗? 糖尿病并发症有多少种?让你“从头到脚”明明白白! 得了糖尿病到底要不要打胰岛素?口服药和胰岛素哪个好?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其实老祖宗早就说得明明白白,迷信西医的别看! 目前+人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