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不影响低血糖症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但是对于干预时血糖浓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目前尚不明确,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近期新西兰和加拿大学者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接受干预治疗并维持血糖浓度≥47mg/dL的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症与患儿2岁时不良神经系统转归无关。相关研究内容于年10月发表在NEnglJMed杂志上。 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这些新生儿的孕龄均在35周以上,而孕龄35周以上的新生儿正是发生低血糖症的高危人群。所有新生儿均接受干预治疗,维持血糖浓度≥47mg/dL(2.6mmol/L),7d内间断测量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并且连续监测临床医师常不清楚的间质葡萄糖浓度。评估受试新生儿2岁时发育情况(采用第三版Bayley婴儿发育量表,BayleyScalesofInfantDevelopmentⅢ,BSID-Ⅲ),并进行执行能力和视觉功能等测试。 主要转归为感觉神经损伤和加工处理障碍(processingdifficulty)。次要转归包括主要转归的单独评估指标,还包括BSID-Ⅲ评分和适应行为、视觉损伤和屈光误差评分等。 最终有例(77%)新生儿完成评估,其中例(53%)发生低血糖症(血糖浓度47mg/dL)。对这部分患低血糖症的新生儿行干预治疗并维持血糖浓度≥47mg/dL,结果显示,低血糖症与患儿2岁时感觉神经损伤发生风险升高无关,危害比为0.95,95%可信区间(CI)0.75~1.20,P=0.67;与加工处理障碍(指执行功能量表或运动连贯性阈值大于平均数的1.5倍标准差)无关,危害比为0.92,95%CI0.56~1.51,P=0.74,见图。 (图略,详见全文) 低血糖症组与非低血糖症组患儿的次要转归相似,而且,未被确诊为低血糖症、仅是间质葡萄糖浓度低,故未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感觉神经损伤等发生风险也未明显增加。 通过连续监测指标,如最低血糖浓度、血糖过低发作次数,以及间质葡萄糖浓度负增长(间质葡萄糖浓度曲线的上方与低于47mg/dL之间的面积),均无法预测患儿的转归。 该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了干预治疗并维持血糖浓度≥47mg/dL的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症与患儿2岁时不良神经系统转归无关。对于血糖浓度居于正常范围内的最高值,或血糖浓度不稳定、快速校正低血糖症的新生儿,需要进一步仔细观察。 另外,研究者还意外发现,感觉神经损伤,特别是认知延迟,与较高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水平波动有关。既往研究显示,高血糖症(血糖浓度mg/dL)与极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损伤有关,但是对于发育更加成熟的新生儿,特别是血糖浓度被认为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新生儿,血糖水平与神经系统发育损伤的关联性还未见过报道。 推荐阅读:McKinlayCJ,AlsweilerJM,AnsellJM,etal.NeonatalGlycemiaandNeurodevelopmentalOut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