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之友】关于低血糖,您以为您以为的就

时间:2016-8-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药师之友】关于低血糖,您以为您以为的就

关于低血糖的真相,您真的了解吗?1真相1:不同人群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不同由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因此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2真相2:低血糖常常比高血糖更凶险对高血糖的危害患者都比较清楚,也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低血糖的严重危害却常常不够重视。这需要医护人员在患教时进行特别强调: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乃至更加快速和凶险。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轻度低血糖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衰弱无力等症状;由于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严重低血糖会引发大脑功能障碍,致使意识恍忽、言行奇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乃至昏迷死亡;老年人低血糖还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乃至猝死;另外,急性低血糖还可引发脑水肿;慢性低血糖可下降认知能力,致使智力下落及老年性痴呆。

3真相3:饥饿感≠低血糖前文已述低血糖的危害性,另外一个不能不提的问题则是患者如何得知自己低血糖了。很多患者会错把饥饿感将低血糖症同等起来,这点也需要医护人员加以强调。有些患者虽然血糖很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少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一样也会出现饥饿感。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应当做的是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品。

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医治进程中,由于血糖下落过快或下落幅度过大,虽然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乃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故规律性监测血糖并查看血糖的变化趋势、变化速度也很重要。

4真相4: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有些患者症状轻微,有些患者则完全没有症状。

「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长时间频繁产生低血糖的患者(如某些脆性糖尿病患者),其缘由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落有关。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由于低血糖发作时无任何先兆,患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堕入昏迷状态,因此,非常危险。对这类患者,医生同仁不能忘记2条:1.嘱托患者加强全天候血糖监测;2.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5真相5:低血糖可以有多种「面孔」临床视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其实不完全一样。

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哺乳困难、易激惹好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散漫,噩梦易惊、遗尿等,由于症状缺少特异性,必须仔细视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产生低血糖常常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

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要末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要末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动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

6真相6:低血糖并不是都是降糖药使用不当而至低血糖产生除见于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和用药后未及时进餐之外,还常见于节食过度、运动量过大、空腹酗酒等情况。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初期可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低血糖,缘由在于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而至。

7真相7:「中药」医治也有低血糖风险在很多患者看来,中药比较安全、没有毒副作用。但实际上,目前药店里销售的中药降糖制剂大都名不副实,里面常常掺有降糖西药,例如,中成药消渴丸里就含有西药优降糖。如果患者对此不了解,随便加大用量,就很容易致使严重低血糖,特别对老年、消瘦、病程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是如此。

对这一点是患者特别容易犯的毛病,医护同仁务必在一开始就讲清楚并进行强调。

8真相8:不是所有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虽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却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临床上,诸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如肺癌)、晚期肝硬化、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Addison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一样也可致使低血糖。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低血糖的诊断,还要尽量地找出致使低血糖的缘由,特别是隐藏在低血糖背后的原病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血糖问题。

9真相9: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并不是固定不变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保持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一般当空腹血糖高于3.9mmol/L时,可排除低血糖的可能。但长时间高血糖会使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升高。长时间高血糖的患者如果血糖下落速度快,到达血糖较高时已上调了的低血糖反应阈值,这时候即便血糖正常,患者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我们称之为「低血糖反应」。固然,随着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其低血糖反应阈值也会随之下调。

10真相10:「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不是一回事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分的:(1)「低血糖」是一个单纯的生化指标,表明患者血糖水平到达低血糖诊断标准,但它不触及症状的有没有;(2)「低血糖症」是指患者血糖水平到达低血糖标准,同时还伴随低血糖症状;(3)「低血糖反应」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具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如心慌、出汗、手抖等),但对其血糖值没有规定要求,多数情况下低于正常,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

因此,「低血糖」和「低血糖症」是严格依照血糖值判断的,而「低血糖反应」则不然。

11真相11:「低血糖反应」也须按低血糖处理前文已辨别过「低血糖」、「低血糖症」和「低血糖反应」的区分。由于低血糖反应一样会引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也要依照低血糖紧急处理。那种认为「低血糖反应」不是低血糖,因此不需要处理的观点是完全毛病的。

12真相12:消除低血糖症状,吃干粮未必都有效当低血糖产生时,如何快速救治是很重要的。而中国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怎样吃是特别在乎和关心的。当低血糖产生时如何从饮食角度动身进行处理也是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嘱托工作。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时大都会选择馒头、饼干等主食来减缓症状,虽然这不能说不对,但却不是最恰当的选择。由于对低血糖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正确的做法是,迅速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等「单糖」食品,由于这类食品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从而迅速减缓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其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另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产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补充单糖(如葡萄糖、蔗糖),由于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的吸收,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

本文作者:王建华,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附:

关键词:低血糖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便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发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乃至昏迷等。]

低血糖时该如何“吃”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低血糖的经历,但低血糖时该如何选择食品,吃多少量才能既保证能够纠正低血糖,又不至于引发血糖升高太多,是一门学问。

首先说说低血糖时该选择什么样的食品,简而言之,低血糖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尤其是葡萄糖,能够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使血糖能在短时间内升高,纠正低血糖状态。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葡萄糖片出售。不同食品引发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葡萄干>牛奶>冰淇淋>巧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出现低血糖时,不要吃一些含有很多脂肪或蛋白质的食品(如冰激凌)。由于脂肪会使胃的排空减慢并且延缓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使血糖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刺激会促使患者继续食用更多的食品,致使接下来的血糖难以控制。另外,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医治的患者,淀粉或蔗糖将不能很快地纠正低血糖(这类药物会抑制碳水化合物断裂构成葡萄糖),因此最好选择葡萄糖。

其次说说该吃多少。一般来说,一杯含食糖或葡萄糖g的糖水,一杯果汁或可乐(约ml),汤勺蜂蜜,6颗糖块或2块饼干(约重30g)。如果掌控不好食品的度,目前国际上推荐15~15原则,供读者参考:如怀疑低血糖,应立即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当血糖2.8~3.9mmol/L时,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当血糖2.2~2.8mmol/L时,服用20克碳水化合物。等待15分钟后测血糖,如果<3.9mmol/L,再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再次检测血糖,确保血糖超过3.9mmol/L。

本文作者:医院副主任医师许岭翎

来源:丁香园、百度百科

◆声明:本平台部份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换,并不是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触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本平台具有对此声明的终究解释权。

◆“中国药房”









































白癜风怎么医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rno.com/jbzd/7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