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荔枝越来越多,荔枝病你可知道? 作者:七叶一枝花 来源:药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的《惠州一绝》,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表达的是岭南的荔枝甘美、人们喜爱之情。 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产于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栽培最多。每年6~7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荔枝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果肉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如此可口的水果也可能引发“荔枝病”。 什么是荔枝病? 指某些人进食大量鲜荔枝后,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等症状,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状。 荔枝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荔枝病是低血糖症的一种。目前荔枝的毒性成分和毒理尚未明确,因此荔枝中毒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国内文献报道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荔枝中含丰富的果糖,食后使人体血中果糖含量显著升高,果糖被人体吸收后首先在肝脏中经一系列酶的催化,转化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后可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引发低血糖反应。 、荔枝种子中含有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血糖的作用;荔枝中可能含有某种毒素,连续进食后可能发生中毒,导致肝脏脂肪变性,食欲减退,造成人体内贮糖量减少,而脂肪及蛋白质又未能及时分解补充,使血糖骤降而发生低血糖。 3、由于连日来大量食用荔枝,摄食量减少,因而引起突发性低血糖症。 4、大量果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经过分解过程,才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加以利用。在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肝醛缩酶被消耗导致不足,果糖-1-磷酸不能转变为磷酸二羟基丙酮和甘油醛,从而造成了果糖-1-磷酸的累积,并反过来抑制激酶活性,使血中的果糖不能被肝脏氧化利用,而且肝脏释放葡萄糖的作用也发生了障碍。 5、也有吃一颗荔枝发病者,可能跟过敏有关。 荔枝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患者多于早晨突然感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皮肤厥冷;部分可有饥饿感、口渴、腹痛、腹泻;偶有发热或者高热;严重者,出现上述症状数分钟至1小时后,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瞳孔缩小、脉搏细弱、心率加快、呼吸不规律、唇指紫绀、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衰竭以致死亡;偶有肢体或面部瘫痪出现病理反射;检验可见血糖明显降低。 荔枝病如何防治?荔枝病如何预防?不要大量摄入荔枝。一般而言,建议成年人每次吃荔枝不超过克,儿童一次不超过5枚;不建议空腹食用荔枝,最后在餐后半小时再食用。 荔枝病如何治疗?1、若神志清醒者可先在家里进食糖水,医院处理; 、中毒早期(6小时内)可给予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清水洗胃; 3、昏迷者,检测血糖低,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然后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ml; 4、若高渗葡萄糖治疗后仍昏迷不醒,给予甘露醇、限制水量、利尿剂等治疗脑水肿,尿多者适当补钾; 5、抽搐者可选安定、苯巴比妥类药物控制;高热者,可物理降温或使用用退热药; 6、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注意补给高糖饮食,保护心、肺、肝、肾等各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 7、若呼吸衰竭者,可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8、若心力衰竭者,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能量合剂等治疗; 9、若抽搐昏迷时间较长、痰多,可予抗感染治疗。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huangxi yxj.org.cn稿费~0元 小编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