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SU)降糖药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糖作用,因而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尚保留有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对于磺脲类降糖药的使用细节,现总结归纳如下。 磺脲类降糖药的使用细节 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或有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或处于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的患者,以及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该类药物。2.磺脲类降糖药服用1~2小时后药效才能达到高峰,因此,这类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样才能使药物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达到同步,从而取得最佳降糖效果。3.磺脲类降糖药有短效(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中效(格列齐特)和长效(格列本脲、格列美脲)之分。短效药物需要一天3次服药,中、长效药物一天服药1~2次即可。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可选用只需每天服用一次的长效制剂,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4.磺脲类降糖药之间不能联用,当单用药降糖效果欠佳时,可将其与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等降糖药联用。5.低血糖是磺脲类降糖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又以格列本脲为甚,因为其降糖作用最强且半衰期较长,导致低血糖的风险最高,故老年人应当慎用。为安全起见,老年人最好选择药效缓和、半衰期较短的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喹酮。6.为减少低血糖风险,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调整用量。任何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的每日用量不应超过其最大用量,如格列本脲≤15毫克/天,格列齐特≤毫克/天,格列吡嗪≤30毫克/天。7.磺脲类降糖药普遍存在“药物继发性失效”的问题,即开始阶段有效,以后药效逐渐减低,甚至完全失效,这种情况大多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衰竭有关。有鉴于此,患者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期间,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8.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降糖药,但格列喹酮例外。因其代谢产物主要自胆道排泄,仅有5%从肾脏排泄,所以该药可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轻度肾功能不全者。9.不可把消渴丸当作纯中药制剂,其组分中含有格列本脲——每10粒消渴丸含2.5毫克格列本脲——因此,消渴丸的主要降糖机制、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与磺脲类降糖药相同。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1.抑制SU由尿中排泄,如治疗痛风的丙磺舒、别嘌醇。2.延缓SU的代谢,如酒精、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氯霉素、抗真菌药咪康唑、抗凝药(华法林钠)。SU与华法林钠合用时,开始二者血浆浓度皆升高,以后二者血浆浓度皆降低,应按情况合理调整两个药的用量。3.促使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SU分离出来,如水杨酸盐(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贝特类降脂药。4.药物本身具有致低血糖作用:酒精、水杨酸类、胍乙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奎尼丁。5.合用其他类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6.β受体阻滞剂可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反应,阻碍肝糖酵解,并可掩盖低血糖时脉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加快、血压增高的警觉症状。与SU同用可升高血糖,可能需要增加SU的剂量的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利福平。另外,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SU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也可致高血糖。 由于个体差异,磺脲类药物引起低血糖时,患者不一定都有面色苍白、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部分老年患者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低血糖症状常不明显。其实,这种“无症状性低血糖”更危险,患者可能事先无任何征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低血糖昏迷如持续6小时以上,脑组织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甚至死亡。 对于轻症低血糖,可以马上吃几块糖果或喝点含糖饮料,一般十几分钟就可缓解;医院抢救。 求治白癜风偏方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