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和经济负担

时间:2016-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马莉莉管晓东李晗史录文韩晟李文胜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低血糖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和经济负担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北京、江苏、黑龙江、四川和云南等5个省份共例患者过去1个月非重度低血糖、过去1年重度低血糖和过去1个月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各类低血糖事件的费用。数据来源于年7月以前。结果过去1个月例发生非重度低血糖事件次,过去1年8例发生重度低血糖事件12次,过去1个月21例发生夜间低血糖事件45次;非重度低血糖人年均总费用最高,为.8元,夜间低血糖为.9元,重度低血糖最低,为.1元。结论低血糖事件在胰岛素治疗患者中较为常见,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但因低血糖引起的部分医疗服务需求未完全满足。

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率;经济负担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质量带来不良影响,也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1-2]。控制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控制严格会导致低血糖事件发生[3-5]。低血糖的发生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病死,同时增加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6-9]。由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低血糖对胰岛素患者治疗的影响更大[10-11]。

低血糖症状通常包括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可引起癫痫发作、昏迷,甚至病死[12-13]。美国、加拿大糖尿病协会根据血糖水平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包括非重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等[14-15]。据统计,每年胰岛素治疗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别经历43次和16次非重度低血糖[16]。此外,在睡觉期间发生的夜间低血糖通常无症状且不易检测,严重者有可能发生“睡眠中死亡”[17-19]。

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对糖尿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和经济负担的研究[6,20],但是由于没有关于低血糖症状、血糖范围的统一标准,加之夜间低血糖事件难以察觉及患者测量血糖不规律,难以精确计算低血糖事件频率,成本也经常被低估[21-22];而我国对低血糖事件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本研究借鉴美国糖尿病协会等对低血糖事件的定义及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患者自我报告式,通过调查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各类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经济负担状况,旨在为本领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糖尿病的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问卷调查,通过患者自我报告形式收集低血糖事件相关信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数据可得性等方面因素,研究于年7—9月分别在北京、江苏、黑龙江、四川和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

1.2研究对象应符合以下纳入条件:①已确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妊娠糖尿病或特殊类型糖尿病;②患者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超过1年;③患者思维晰,交流顺畅,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听力及语言能力有障碍的患者;④自愿参与调查并知情同意。

1.3研究内容

1.3.1低血糖定义及分类本研究根据低血糖临床症状来定义,并将其分为非重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7,23]。非重度低血糖指出现出汗、恶心、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症状但可自行管理;重度低血糖指失去意识、陷入昏迷,需要他人帮助并接受医疗救治;夜间低血糖是指睡眠期间到早饭前为止出现上述低血糖症状。重度低血糖由于发生率低,回顾时间为过去1年,其他种类低血糖回顾时间均为过去1个月。

1.3.2低血糖发生情况及经济负担研究调查我国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包括过去1个月非重度低血糖、过去1年重度低血糖、过去1个月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调查低血糖事件导致患者对药物的担忧及改变治疗方案等情况,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包括患者由于担心发生低血糖事件增加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ofbloodglucose,SMBG)费用、发生低血糖事件时急诊/门诊或住院等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患者本人及家属生产力损失费用及包括食品费用等在内的额外费用。

1.4统计学分析回收问卷统一整理、筛查和编码。问卷录入采用Epidata3.1,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连续变量数据使用均值(Mean)和标准差(SD)表示,分类变量使用频数(n)和占比(%)表示。

2结果

2.1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研究在5省省会城市7医院开展,共回收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份,有效率达到98.2%。各省份有效问卷数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各省抽样比例均衡。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年龄均值为(62±13)岁,其中男性例,占48.2%。文化程度中低学历组(初中及以下)人数较多,占40.2%,总体人群中离退休人群比例最高达68.3%,就业比例为19.6%;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值为.3元,与中位数.0相差较大,考虑到极值的影响,采用5%修整均值.4元代表整体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见表1。

表1例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

人口统计学指标

人数(例)

占比(%)

年龄(岁,x(—)±s)

62±13

0~14

1

0.2

15~29

12

2.0

30~44

43

7.2

45~59

26.5

60~74

47.4

75~89

16.7

性别

48.2

51.8

文化程度

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33.0

高中、专科、技校、职高等

26.8

初中及以下

40.2

就业状况

正在就业

19.6

离退休

68.3

在校学生

7

1.2

无业或失业

66

家庭人均月收入(元,5%修整均值)

.4

(0,)

24.6

(,)

58.0

(,)

72

12.3

(,)

22

3.7

(,)

4

0.7

(,)

1

0.2

(,无穷大)

3

0.5

注:a.忽略缺失值;b.年龄分段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年龄划分标准;c.家庭人均月收入分段参考年现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收入分级标准;d.医疗保险类型调查时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公费医疗、省医疗保险、市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无医疗保险、其他医疗保险,其中工作或退休人员的省医疗保险、市医疗保险属于城镇居民医保类型

2.2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研究显示,过去1个月中非重度低血糖发生人数例,共发生低血糖事件次,人年均低血糖事件为37.1次;过去1年中重度低血糖发生人数8例,共发生低血糖事件12次,人年均低血糖事件为1.5次;过去1个月中夜间低血糖发生人数21例,共发生低血糖事件45次,人年均低血糖事件为25.7次,见表2。

表2例患者非重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

类型

发生低血糖[例(%)]

每月低血糖发生次数(次)

每年低血糖发生次数(次)

人年均低血糖发生次数(次)

非重度低血糖(过去1个月)

(35.7)

37.1

重度低血糖(过去1年)

8(1.3)

12

1.5

夜间低血糖(过去1个月)

21(3.5)

45

25.7

2.3低血糖的经济负担本研究调查了发生低血糖事件后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因发生低血糖事件而增加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费用和发生低血糖事件时因急诊/门诊或住院等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后者包括食宿交通费用等在内的额外费用和患者本人及家属因低血糖造成的生产力损失。其中生产力损失按人均日收

入.5元计算(整体家庭人均月收入为.4元,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各类低血糖事件的经济负担见表3。

表3各类低血糖事件的经济负担

经济负担

非重度低血糖

重度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

直接成本

增加SMBG费用(元)

21.9

37.5

38.1

增加SMBG的患者比例(%)

3.0

2.0

3.4

每次低血糖事件增加SMBG次数(次)

15.0

10.0

17.0

每次低血糖事件增加的SMBG费用a(元)

.4

5.6

.3

人年均SMBG成本(元)

21.9

37.5

38.1

医疗费用

因低血糖产生医疗费用的患者比例(%)

6.1

25.0

4.8

平均每次医疗费用(元)

.7

.0

.0

平均每次医疗费用(元)

.8

.0

1.8

间接成本

额外费用

因低血糖产生额外费用的患者比例(%)

28.8

25.0

28.6

平均每月因低血糖产生的额外费用(元)

.6

.0

.8

人年均额外费用(元)

.4

.0

.3

生产力损失

患者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的比例(%)

13.0

0.0

9.5

平均每次误工时间(元)

2.2

0.0

0.8

平均每次患者生产力损失(元)

.3

0.0

81.0

亲友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的比例(%)

11.2

0.0

9.5

平均每次误工时间(元)

2.0

0.0

1.3

平均每次亲友生产力损失(元)

.0

0.0

.5

人年均生产力损失(元)

.2

0.0

.5

人年均总费用(元)

.8

.1

.9

注:a表示自我血糖监测试纸成本按每张5.0元计算

2.3.1非重度低血糖的经济负担发生非重度低血糖的患者中,有21.9%的患者曾因低血糖而增加SMBG频率,6.1%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医疗费用,28.8%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额外费用,13.0%的患者因低血糖而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11.2%的患者亲友为照料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而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

对所有发生非重度低血糖的患者来说,人年均总费用为.8元,其中因低血糖而产生的医疗费用负担最大,人年均费用为.8元,其次是因低血糖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人年均成本为.2元。

2.3.2重度低血糖的经济负担发生重度低血糖的患中,有37.5%的患者曾因低血糖而增加SMBG频率,12.5%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医疗费用,25.0%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额外费用,无患者因低血糖或其亲友为照料发生低血糖而请假、旷工或耽误正常活。

对所有发生重度低血糖的患者来说,人年均总费用为.1元,其中因低血糖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负担最大,人年均费用为.0元,其次是因低血糖带来的医疗费用,人年均费用为37.5元。

2.3.3夜间低血糖的经济负担发生非夜间低血糖的患者中,有38.1%的患者曾因低血糖而增加SMBG频率,4.8%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医疗费用,28.6%的患者因低血糖而产生额外费用,9.5%的患者因低血糖而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9.5%的患者亲友为照料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而请假、矿工或耽误正常生活。

对所有发生重度低血糖的患者来说,人年均总费用为.9元,其中因低血糖而产生的医疗费用负担最大,人年均费用为1.8元,其次是因低血糖带来的额外费用,人年均费用为.3元。

3讨论

低血糖事件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目前,对于低血糖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事件发生率和产生的费用上,根据症状、血糖水平,是否需要第三方帮助及医疗资源使用等条件对低血糖进行分类。

3.1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不同程度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有所差异,采用统一的回忆窗口也会带来较大偏倚[21],本研究将非重度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设定为过去1个月,重度低血糖设定为过去1年,是由于重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研究结果显示,过去1个月非重度低血糖、过去1年重度低血糖和过去1个月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5.7%、1.3%和3.5%,平均每人每年各类低血糖事件分别发生37.1次、1.5次和25.7次。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设定标准,低血糖发生情况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低。但是,总体低血糖发生率在10%~64%之间[18,20,24],有研究将非重度低血糖分为轻微和中度低血糖,两者发生率分别为15.5%和7.3%[25];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在1.2%~16.5%之间[1,20],平均每人每年发生严重低血糖0.~1.次[16,20],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3.2低血糖的经济负担发生低血糖事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比如由于发生低血糖而增加SMBG的次数,而且不同程度低血糖事件处理方式不同,程度较轻者可以通过糖水等食品避免低血糖事件发生,程度较重者需要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等,同时患者本人或家属由于误工造成的生产力损失等都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本研究发现,非重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人年均总费用分别为.8元、.1元和.9元,重度低血糖费用低于非重度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对费用进一步分解来看,重度低血糖的额外费用高于非重度低血糖,人年均费用分别为.0元和.4元,但增加SMBG费用、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均低于非重度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有较大出入。国内外现有对低血糖造成经济负担的研究主要结论一般都发现低血糖对患者日常生活有显著性影响[26-27],而且程度越严重的低血糖费用越高[20,28]。虽然,本研究各类低血糖发生率与现有研究较为一致,但是重度低血糖产生费用严重偏低。研究中发生重度低血糖患者为8例,但仅1例患者过去1年有医疗花费,为元,其他7例患者均未采取任何措施应对,说明该类患者医疗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可能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负担问题。有研究从支付方角度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人均每次重度低血糖事件费用为6美元和美元[29-30];国内研究发现,因治疗严重低血糖而产生的费用为每次.76元[26]。重度低血糖常常需要别人协助,情况严重者容易发生昏迷等甚至病死[12],对此应该引起患者本人及相关人员的重视。

3.3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数据收集及处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研究采用回忆过去1个月或过去1年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由于存在回忆偏倚,相关发生率和经济负担可能存在差;②部分患者存在同时发生两种以上低血糖事件,费用存在交叉计算,导致低血糖的经济负担计算不准确。

参考文献

[1]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Group.Qualityoflifeintype2diabeticpatientsisaffectedby







































鍖椾含鏈鏉冨▉鐧界櫆椋庡尰闄?
娌诲ソ鐧界櫆椋庤垂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rno.com/hbzz/28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