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误区血糖监测,你踩雷了吗三

时间:2016-1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糖尿病患者除了在“饮食”、“运动”方面存在误区,也在“血糖监测”等认知方面欠缺,长久下去,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严重者出现并发症。

定期查血糖是调药的依据

误区8:糖尿病治疗长期服药即可,无需反复检查

我们要打破糖尿病是一种疾病的观念,它是一种代谢综合征,以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血压升高为特点,能够引起心脑血管和其他微血管病变的症候群。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必然是一种综合治疗。

因此,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生活方式调整,还需要服药治疗,而且要定期检查这些代谢指标,一般是每年2-4次。

综合评估很重要,它不但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还要评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例如检查颈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有无内膜增厚、斑块形成、血流是否通畅等。

另外,这些代谢情况跟天气、季节等因素相关,也要反复检查,千万不要认为吃上药后就万事大吉了。

定期查血糖是调药的依据

误区9:自查血糖只查空腹血糖即可

有的人一查空腹血糖7-8mmol/L就非常紧张,而问他餐后血糖是多少,他却不知道。血糖监测作为生活方式或药物调整的重要依据,最好能提供某日7-8个时间点的血糖监测值。

医院看病或找大夫调药的时候,没有自我监测的血糖值,医院化验的一次或少数几次数据,而这些数据很有可能并不能代表平时的情况。因而医生可能会让你维持原方案,下次再来。其潜台词就是资料不全,医生不敢调药。因此,在看病之前,最好带着某几天全天的血糖谱(三餐的餐前、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部分人还要查夜间2-3点的血糖)。

当然,血糖也不用天天查,一般而言,如血糖比较稳定,可以每1-2周,甚至可以每个节气即15天查一次全天的血糖谱。有的人三个月才查一次血糖,间隔时间就太长了。

此外,除了血糖的绝对值之外,血糖的波动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餐后血糖比餐前高2-4mmol/L,过大的波动对身体无益,比如餐前是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是9-11mmol/L就比较合适。

监测血糖的波动,一般以午餐和晚餐比较准确,早餐可能就不太合适,因为早餐餐后和餐前的差值往往与另两餐不同。早餐往往是在空腹时间长达10小时甚至13、14小时后,这时候,人体会出现血糖反弹性升高,早餐前空腹血糖可能比早餐后血糖还高(也叫黎明现象)。

定期查血糖是调药的依据

误区10:血糖大于4-5mmol/L,就说明没有低血糖

大家认为血糖多低才算低血糖?你心里是不是有一个数字?我想告诉大家,从此忘掉这个数字,因为数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是否已经发生了低血糖,跟血糖数值没有必然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是否与血糖偏低有关。

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出汗、头晕、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其次是加餐后是否可以缓解(往往加餐后10-40分钟可部分或完全缓解)。

出现这些症状时,有些人的血糖值不一定很低,有人甚至是6mmol/L或7mmol/L。但即使血糖值不低,出现这些症状时一样很危险。出现这些症状时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脉搏会加快,血压会上升。如果持续兴奋下去,还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险情况。

因此,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患者一定要注意餐前、餐后2-4小时的症状,同时加以记录,看病时携带,方便医生调整药物。









































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rno.com/hbzz/4385.html
------分隔线----------------------------